top of page

擬像的時間

時間往往被視為線性進程,但在集體記憶中,它更像是一種擬態,被權力和敘事框架塑造成為「過去」與「未來」的虛構秩序。當符號系統取代了原初的歷史真實,我們的集體意識隨之被轉化為一種漂浮於符號之上的狀態,揭示出集體記憶易被操控的脆弱性。然而,這種重構也暗示了一種自由:當歷史被重寫,我們是否能重新定義自己對未來的想像?

凝視使煙霧凝結成固體,暫時失去了時間的流動性。隨著它轉化為我們記憶中的流體狀態,煙不再以熟悉的方式消散,而是成為我們眼中的凝固時間的證明。

 
在凝結的美好年代,我們懷念那段過去。或許未來的考古學家會挖掘出我們的「美好時代」,就像當年珍藏的玩具,成為過去遺存的象徵。

 
對未來的想像已被集體意識中的記憶拼湊重組,形成了某種定義。正如我們將時間的記憶擬態化,使「永恆」成為一種解構與重組的永動機。這就像生物的突變模式,經過我們腦中的不斷重演,最終在擬態後的未來成為「現實」與「意識」。
 


 

bottom of page